?
如何避免砖砌体外墙出现裂缝导致渗漏
发布时间:2021-10-14浏览量:
常见问
题现象

砖砌体外墙因温差、水平拉结筋设置、接槎、施工等因素出现裂缝导致渗漏

规范标准
相关规定

《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 GB 50203-2011

5.3.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,内外搭砌,上、下错缝。清水墙、窗间墙无通缝;混水墙中不得有长度大于300mm的通缝,长度200~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,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。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。

抽检数置: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。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。砌体组砌方法抽检每处应为3~5m。

5.3.2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,厚薄均匀,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,但不应小于8mm,也不应大于12mm。

抽检数量: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。

检验方法:水平灰缝厚度用尺置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;竖向灰缝宽度用尺置2m砌体长度折算。

3.0.19 正常施工条件下,砖砌体、小砌块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.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。

同时满足:

1. 砌体连接转角部位砌筑牢固可靠。

2. 砌体材料适宜在施工前洒水适度湿润,对于混凝土多孔砖及实心块在干燥炎热情况下宜洒水湿润。

原因分析

1、抹灰层在施工前对砌体湿润不足,及没有进行界面处理。

2、抹灰砂浆配合比不正确,且用水量偏多。

3、砂浆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,造成砂浆抗压、粘结强度不足引起空鼓。

4、找平砂浆采用混合砂浆,或水泥砂浆找平层采用标号低于M15级的砂浆。

5、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做防水层,因其被动粘结力不足,与其外层水泥砂浆、饰面粘接层等层次粘结不牢固。

6、外墙没有正确留置分格缝,或缝体没有彻底分隔,造成大面积外墙饰面层、找平层受温差作用膨胀变形不均推挤而起鼓。

7、混凝土墙面因没有对脱模剂清理而直接批抹砂浆找平层。

预防措施

1、砖砌体施工砌筑应符合规范,灰缝应横平竖直,厚薄均匀,接槎连接牢固、门洞口应有预制过梁措施。

2、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.8m高。

3、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过高,一般控制在M5~M7.5级。

4、按设计要求设置水平拉结钢筋及每层砌体超过1.8m高即设置构造圈梁。

5、水泥制品类砌块应等待龄期到期后收缩稳定再砌筑。

一般工序

砖砌外墙工序:

1、应尽量采用规格砌块,砌筑时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。

2、从转角定位处开始砌筑,内外墙同时砌筑,纵横墙交错搭接。转角处必须同时砌筑,严禁留直槎,交接留斜槎。

3、墙体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,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/3。

4、砌体的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,全部灰缝均应填铺砂浆。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,不得低于90%,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低于60%。严禁用水冲浆灌灰缝。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直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8~12mm。如有埋设的拉结钢筋和网片, 必须放置在砂浆层中。

5、砌筑灰浆为M5~M7.5水泥砂浆,稠度一般控制在5~7cm为宜,当气候异常时,可适当地加入减水剂、塑化剂等。

6、对各种门洞、窗洞等洞□,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混凝土过梁,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开洞。

7、砌筑高度每天不宜大于1.8m。

8、每层砌体超过1.8m高即设置构造圈梁。

上一篇:如何预防和处理建筑物外墙空鼓
下一篇:防水专业术语
热门资讯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